主 讲 人
:
陈瑜
时 间
:
2017年6月12日
主 题
:
《沪剧艺术的魅力,我的追求》
地 点
:
古美文化中心三楼小剧场
精彩论述
:
“我们继承了老一辈的东西,要把艺术的传承和唱戏、做人相结合,传到下面去。”

陈瑜,国家一级演员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沪剧代表性传承人。 曾先后主演沪剧《雪夜春风》《半把剪刀》《樱花》《画女情》《清风歌》《明月照母心》《方桥情缘》《心有泪千行》和《上海老师》等剧目。曾获得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、国家文化表演奖、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主角奖;还荣获上海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、上海妇女“三八”红旗手标兵、上海市劳动模范、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,国务院颁发的“优秀专家”称号。

“我们继承了老一辈的东西,要把艺术的传承和唱戏、做人相结合,传到下面去”。2017年6月12日下午,国家一级演员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沪剧代表性传承人陈瑜来到古美路街道“修齐讲堂”与我们分享沪剧艺术的魅力,和她的追求。

贴近生活 乡韵江南

沪剧发展到现在,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。我们沪剧的形成源自于哪里呢?“田头山歌”。唱山歌唱什么呢?比如今天、昨天发生了什么事情呀?这家人家是什么情况啊?沪剧不同于京剧、越剧的地方就是贴近生活,源于生活。我们沪剧确确实实就是将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搬到舞台上。

《明月照母心》是根据新闻编写的,90年的时候《报刊文摘》里面写了一段征母启示,随后我们从征母启示再去了解这个主人公,她是武汉钢花中学胡蔓莉老师,我们根据她的事迹改编了一出专门收养孤儿讲述大爱的戏,也就是《明月照母心》,这个戏在全国得了很多奖。

沪剧就是说新闻唱新闻,是紧跟形势一步一步随着上海的发展而发展。沪剧刚开始的时候,是人们在农村田地里对山歌,而后一点点发展起来,开始走进茶馆店,在解放前,也就是三四十年代的时候,进入剧场,那时叫申曲,到了现在就成了沪剧。

流派演变 创新不止

我们沪剧的魅力就体现在诸多流派之中,到现在为止,还有很多我们前辈流派老师的唱段一直流传至今,久唱不衰。

例如丁老师(丁是娥)的唱腔就是根据时代的发展而发展,解放之后她觉得到了一定的年纪,大家声音都发不出了,不能唱了,于是丁老师又专门去学了声乐,加强了音乐旋律。所以她的这种唱腔在老的沪剧里面是听不到的,她往前跨出了一步,创造了反调唱,为我们沪剧作出了不小的贡献。

而从表演的角度来讲,是我的老师石老师(石筱英)向前跨出了一步。她是以人物出发,比如《金绣娘》里的老板娘,她出来走路这种感觉,非常嗲的,将故事发生地苏州的那种味道刻画得入木三分。石老师把肢体语言与唱腔相结合,她的演技我是真真佩服。

结缘沪剧 恩师引路

我怎么会走上沪剧这条路的?

60年的时候,我在学校上课,突然有人来我们教室,他们觉得这个小孩蛮灵的,把我挑出来让我唱,那时候我读小学都没听过沪剧,就唱了《社会主义好》。“这小姑娘好,喉咙好,眼睛大”,所以就收进去了。

我第一次得奖,赢得满堂彩是在我学戏学到三年多四年不到的时候,我记得是庆祝国庆15周年,我们沪剧团演了《不准出生的人》,其中有一段唱腔需要很强的喉咙条件,我有幸唱了一个满堂彩。

从那个戏之后,王盘声老师包括王雅琴老师们对我期望很高。我第一个塑造成功的戏是《樱花》,回忆当时塑造的过程,最感慨就是老一辈对年青一代的栽培与传承。实际上《樱花》的编剧不是写给我的,当时丁是娥老师要做院长了,她为了培养青年演员,于是让台让给我唱的。石老师也很关心我,我在排《樱花》的时候,她无数次来到排演场,在很多地方,从细节上教授我技艺。《樱花》给我最深印象的是艺术指导凌爱珍老师,她对我的一举一动很关心——你吃什么东西,你现在怎么样,《樱花》公映后,凌爱珍老师自掏腰包,买了100多张票,请她的观众来捧我的场,都让我深深感动。

传承接力 新人辈出

老一辈的艺术家对于沪剧事业的热爱,点点滴滴时时刻刻影响着我。

我们戏院有一批学生毕业了,毕业后没人带,那么谁来当团长?领导就想让我当,多少人都劝我不要去当团长。那时候我确实是想放弃,一个是我确实没当过领导,第二个是感觉自身条件还蛮好,还可以继续拼搏。88年到香港演出,我演了2场戏,一个是《雷雨》中的鲁妈,一个是《杨乃武与小白菜》中的杨淑英。选段“杨淑英告状”是石老师很有名气的戏,我在改动的时候,我都唱给老师听,那时候她住在华东医院。88年去香港演出之前,我们在大剧院预演了两场,当我演出结束时看到石老师走进来,当时我心里非常激动,那时候她生肝癌,我说“石老师你怎么来了?”,“今天你的演出我怎么能不来,我打了人体白蛋白来看”,我当时眼泪就流出来了。记得老师在她马上要过世的时候,还催着我们去演出,“快走,车就在门口”。这些老艺术家们,对事业的忠贞不渝,对青年演员的关爱,是真真将生命置之度外,所以我们又怎么能只考虑自己的名利,想到这个,我去当了青年团的团长。

成立青年团的时候是94年,那个时候非常不景气,然后还要自己团里面去演出,用赚的钱补助他们,所以我演唱会不开,都放在青年团,作为培养青年的基金,让他们出去锻炼。记得99年还和你们闵行区一起有合作过一个戏,叫《永恒的旋律》,演了50场。

现在在沪剧学院顶大梁的都是青年演员,这些青年演员能活跃在沪剧舞台上对我来说也很是欣慰的,但我们还得感谢老一辈艺术家对我们的培养和他们唱腔的传承。尽管我退休了,但是我还是去戏院当老师,现在除了自己享受生活外,到沪剧学院上上课,为沪剧振兴发展继续尽一份绵薄之力。